教育与市场化
最近公开的“双减”政策引发了诸多热议,闲暇之余,也自然和身边的朋友们闲聊了几句。双减要求减少学生们的校内校外负担,一是减轻作业负担。二是减轻校外培训负担。对于80末90初的我们这一代人,可以说是坐着应试教育的末班车长大的,我们身后即吹响了素质教育和减负改革号角。从应试教育时代到双减前的校外辅导泛滥,再到对双减政策实施之后的未来教育走向,我们无疑即有亲身经历的主观体验,又有脱身其外的客观思考。所以写一篇文章记录一下此时此刻的所想所思。
过去,现在,未来
过去
首先,国内从来没有说过要教育市场化,而是叫教育产业化,但个人感觉没有太多区别。早在1999年,就开始了教育产业化。引用自wiki
教育产业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于20世纪90年代末,由于中国国内供需平衡严重失调,导致教育经费紧张,中国政府在教育界推行以“财政视角”的教育改革,以弥补中国国内教育经费不足,主要围绕经营、市场化、收益等方面展开[1]。这项政策由当时的教育部长陈至立推行。
2000年那会儿,媒体和专家还在批评着当下的教育是应试教育,填鸭式教育,出来的学生往往是高分低能,鼓吹着快乐教育和素质教育。之后因为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,随后也开始素质教育改革,例如山东高考中加入了60分的素质考试,涵盖美术音乐的一些艺术常识,再发展到后来不允许学校周末加课。
当时快乐教育还是以灯塔国为标杆的,但是,即便是2000年,依然有一个尴尬的现实是,很多美国人的数学很差,小学乘法都不会做;反观中国和俄国中学生在中学数学奥林匹克中所向披靡。当时还是有一个理论可以解释的(可能现在依然很盛行):美国是少数的精英和大量的非精英构成的,所以大部分人不会做小学乘法很正常;其次,奥林匹克是一个非常困难但依然有着标准答案的比赛,中国只擅长培养做题家,但培养不出真正探索未知,做出科学成果的科学家。这个理论的论据就是:美国有很多诺贝尔奖得主,而中国寥寥无几。
在素质教育的宣传下,大家对未来的憧憬是:把学生从应试考试中解放出去,让学生发展自己的热爱的兴趣爱好,因材施教,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,而不是高分低能的做题机器。
现在
现在距离2000年已经过去了20个年头,我们当时所向往的素质教育也基本落地实施了,但大家对未来美好的向往貌似并没有实现。
我认为原因也一直隐藏在素质教育的理论之中。专家没有说全的是,对于精英阶层来讲,美式的快乐教育的确优于内卷的应试教育;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讲,素质教育的结果可能只是连小学乘法也不会做。而20年前以及现在,大部分人可能都没有意识到,自己并不是那少数的精英阶层。
事实的残酷往往在于它的合理性。事实是,素质教育让不参加课外辅导的学生的知识水平下降,面对高考时,参加了辅导班的学生更具有优势。高考面前,人人平等,一份耕耘,一份收获。
在高考面前,考取好大学的途径变成了报名课外补习班,周末校外辅导。素质教育落地的结果似乎变成了:从以前学校免费周末补课,变成了周末上学需要收取额外的费用。
换一句话说,素质教育普及之后,大家又纷纷选择花高价的补课费,把自己的孩子,送回了以前的应试教育中,要把他们培养成高分低能的做题机器。听起来似乎哪里不太对,所以从推广素质教育的角度,也演化出新的解释。
虽然我认为高考可能是人生中少有的一次公平竞争。但也可以反过来讲,这一切的源头都因为,高考还在。学生虽然减负了,有课余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,但最终依然要面临高考。
而延续当年以美国为标杆的思路,那其中一个想法就是取消高考,让大学自主招生,不再使用高考一刀切。学生有机会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,如果在某一个方面有天赋,学校自主招收特长生。
但进一步讲,就算中国的教育体系完全克隆美国的教育体系,取消高考,大学自主招生,会出现什么结果?如20年前所说,美国只有少数的精英,以及大量的无知群众。如果中国使用了这样的教育体制,你说谁家的孩子会变成小学数学都不会做的无知群众呢?
不过,这只是一个遐想。对于无法验证的未来,还是存在多种可能性的:中美社会风俗和民众基础不同,即便是套用美式教育体系,大部分中国人还是会做乘法运算的。
说一个题外话,认真思考一下为什么自己会口算个位数乘法,是不是背诵乘法表的机械记忆?如何瞬间得出7x8=56?自己掌握的大部分真理,究竟是源于自己头脑的深刻洞见,还是因为自己是一个优良的复读机?
未来
双减可以打击教育机构的小班授课,但可以打击一对一的单独辅导吗?个人保持怀疑态度。如果不能对所有人都禁止课外辅导,对于消费者来讲,相当于提高了课外辅导门槛。
双减政策的出台,在我看来,是向美式教育更近了一步。那么可以拿美国的现状来推测一下未来的趋势。
- 美国是有学区房的,在禁止校外补习的政策下,校内的教学质量貌似更重要了,看涨学区房。
- 美国是双轨制教育,平民是免费快乐的公立学校,富豪是昂贵攀比的私立学校。中国如果不禁止私立中学的话,看好优质的私立民办中小学,俗称贵族学校。
- 美国是有教育贷款的。但一般是面向考上大学,而付不起学费的学生。如果下降到对中小学生参加补习班放货,貌似风险太高了。
一些观念上的思辨
我不太喜欢对纯粹和抽象的观点概念进行思辨。我一直认为,对于社科类的问题,如果是太纯粹的理论,即使逻辑推理无懈可击,但很可能也会得到一些荒谬的结论。
说的俗一点,我更喜欢接地气,民科风的文章。概况来讲,“具有坚实的科学性和温暖的人性,具有事实精确性和智力启发性。”
其次,大部分理论都是批判式的,更像是用于攻击的一种工具,而并不能提供什么建设性意见。毕竟批评比建议更容易一些,因为批评只需要基于过去和现在的状况来指出不足,而建设性意见往往需要展望未来。
“一流的理论作预测,二流的理论下禁令,三流的理论进行事后的解释。”
市场化
市场化是为了解决资源分配的一种工具,即如何有效的分配一种资源。
那么对于教育资源来讲,什么是“有效”分配呢?
- 聪明的学生应该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。(科目竞赛,报送制度。
- 有钱的学生应该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。(私立学校,自主招生,自主定价,校外辅导。
- 贫困的学生应该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。(地方保护,不同省份,高考线不同。
在我看来,教育市场化就是指“有钱的学生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”。当然,很多经济学名言可以来证明教育市场化的合理性,例如:自由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,可以自行让资源达到最优化分配。
但如果自由市场真是一只万能的看不见的大手,那为什么还存在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呢?而刚刚的格言的核心不就在于,自由市场可以让资源分配在全局上达到最优化吗?
其次自由市场是对任何资源都有效吗,还是对某些资源会失灵呢?或者说对于一些资源,不应该自由市场化呢?
- 在劳务市场中,为什么会有工会的存在,工人联合大罢工,要求工厂提薪,是对劳务市场的一种寡头垄断吗?
- 在社会治安中,经济越好的地区,税收越高,警力越充沛,治安越安全。反之经济差的地区,治安越差,经济越差,陷入恶性循环,这是资源最优化的表现吗?
- 在医保系统中,如果医院被自由市场化的话,究竟市场化了什么呢。价高者优先就诊,获取更好的医疗资源。到底是医疗被市场化了,还是自己的生命被明码标价了?
阶级固化和科举制
写困了,待续,跑了。
结语
整体读了一遍,好像写的很丧,有贩卖焦虑的感觉。
不管政策怎样,中国自古以来,都存在一个共识:教育是实现阶级跃迁的主要通道。
相信双减政策之后,依然会有新的教育方式和渠道出现。
教育的普及化和教育成本的降低,也是社会发展以及生产力提高的一个必然结果。
文档信息
- 本文作者:SryImNoob
- 本文链接:https://sryimnoob.com/2021/08/13/marketization-of-education/
- 版权声明:自由转载-非商用-非衍生-保持署名(创意共享3.0许可证)